解读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核心含义:

这意味着从2026年1月1日开始,所有在中国境内的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包括医院、诊所、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药品的采购、入库、销售、使用等环节中,必须对每一盒/瓶/支药品包装上的药品追溯码进行完整、无遗漏的扫描和信息采集,并将这些采集到的追溯码信息及其关联的流通信息实时或按规定时限上传至国家药品追溯协同服务平台或相应的追溯系统。

关键点解读:

  1. 强制性: 这不是一个建议或鼓励性措施,而是一项强制性的法规要求。所有医药机构必须遵守。
  2. 时间节点: 2026年1月1日是最终实施期限。在此之前,相关机构需要完成系统改造、设备配备、人员培训等工作,确保届时能够合规操作。
  3. 覆盖范围:
    • 机构范围: “所有医药机构” 覆盖了药品供应链的终端环节,包括:
      • 药品零售企业: 连锁药店、单体药店等。
      • 医疗机构: 各级医院(公立、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所、门诊部等。
      • 其他药品使用单位: 如部分单位医务室等(如果涉及药品流通)。
    • 药品范围: 理论上应涵盖所有在中国境内销售的、附有国家药品追溯码的药品(通常是包装最小销售单元上的追溯码)。即“全量”覆盖。
  4. 操作要求:
    • 采集: 在药品的每一次流转(入库、出库、销售、调剂、发药等)时,都必须扫描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
    • 全量: 不能遗漏,必须对涉及的每一盒药品都进行扫码操作。
    • 上传: 采集到的追溯码数据以及相关的业务信息(如时间、操作人员、机构代码、数量等)需要及时上传至国家药品追溯系统。
  5. 追溯码的作用: 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通过扫码可以获取该药品的生产企业、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序列号(唯一性)等关键信息,并能通过国家平台查询其生产、流通的全过程记录。

政策目标与意义:

  1. 保障药品安全:
    • 打击假劣药品: 通过全程追溯,有效遏制假药、劣药流入合法渠道。一旦发现问题药品,可迅速精准定位流向,实现快速召回。
    • 问题药品精准召回: 当某批次药品出现质量或安全问题时,能迅速锁定具体流向的医疗机构、药店甚至患者(如果信息关联到患者),大幅提高召回效率和精准度,减少危害。
  2. 提升监管效能: 为药品监管部门提供全面、实时、精准的数据支持,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动态监管,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威慑力。
  3. 规范市场秩序: 压缩非法渠道生存空间,减少“回流药”等风险,促进药品流通市场公平、透明、有序发展。
  4. 优化供应链管理: 帮助医药机构自身更好地管理库存、效期,防止近效期或过期药品销售使用,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5. 保护消费者权益: 患者或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可通过扫码(例如通过官方APP)验证药品真伪和流通信息,增强用药信心。

面临的挑战与准备:

  1. 系统改造与投入: 医药机构需要升级或部署相应的信息系统(如HIS系统、药店管理系统),配备扫码设备(如PDA、扫码枪),可能涉及一定的资金投入。
  2. 流程重塑: 需要将扫码操作嵌入到药品采购、验收、入库、出库、发药等各个业务环节中,可能需要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3. 人员培训: 需要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操作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扫码流程并理解其重要性。
  4. 数据对接与标准: 需要确保自身系统能够与国家药品追溯协同服务平台顺畅对接,符合数据交换标准。
  5. 小型机构压力: 对于规模较小、信息化程度较低的诊所、单体药店等,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大。

这个政策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1. 用药安全更有保障:
    • 假药风险大幅降低: 通过严格的全程追溯,造假药、仿冒药更难进入正规药店和医院。你在正规渠道买到的药,其“身份”(生产来源、流通路径)都是可验证的。
    • 问题药品精准召回: 如果某批次药品被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如污染、严重不良反应),监管部门能通过追溯系统瞬间定位到具体批号甚至盒号药品的流向(具体到哪个药店、哪家医院、哪个科室),可以只召回有问题的药品,而不是“一刀切”地召回整个批次,避免恐慌和不必要的缺药。同时,也能更快通知到可能购买了该药品的患者。
    • 过期/近效期药品管控更严: 系统能帮助药店和医院更精准地管理药品效期,减少过期药品被销售或使用的可能性。
  2. 购药用药更透明:
    • 扫码验真伪: 作为消费者,你可以通过手机APP(如官方“中国药品监管”APP或授权平台)扫描药品包装上的追溯码,查询该药品的基本信息(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和流通信息(是否来自正规渠道)。这相当于给你提供了一个即时验真的工具,买药更放心。
    • 了解药品“身世”: 追溯码让你能知道这盒药是从哪里生产、经过哪些流通环节到达你手中的(部分信息可能出于商业保密不公开细节,但关键路径可验证)。
  3. 可能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 药店/医院操作可能更规范: 为了满足扫码上传的要求,药店和医院需要优化其药品管理流程。这可能间接提高他们的服务效率和规范性(如减少配药差错)。
  4. 对特殊群体(如慢性病患者)的潜在益处:
    • 如果未来政策或系统进一步发展,结合电子处方和追溯码,可能为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提供更便捷、安全的用药管理服务(但这取决于后续政策和技术发展)。
THE END